2024-12-02
3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京举行。前瞻产业研究院院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徐文强受邀参与本次大会。
本次大会以“产学研聚焦:新动能 新模式 新产业”为主题,以探讨如何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
徐文强院士在同期召开的“首届工业绿色产品与绿色设计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会”圆桌论坛上,深度解读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辨析新质生产力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关联性,为各行业提供了新视野和新思路。
颠覆式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核心
在会上,徐文强院士首先解读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并指出这是一种新型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形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而谈及新质生产力和产学研的关系,他提出,产学研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路径,实则这体现的是“研学产”,即通过目前已有的资源对新的事物、产业、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高等院校、实验室、院所等单位,一方面培育高质量人才,一方面研究“新物种”,通过与企业、市场的有效结合,最终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
从宏观层面来说,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新动能,代表着新时代下大国竞争的发展主动权,其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当下,决定着未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徐文强院士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是核心。所谓的“新”强调颠覆式且原创性强的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整体来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只有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学习,才能发掘创新动能,激活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是抢占发展制高地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积蓄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
高质量发展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同时,徐文强院士进一步指出,所谓的“质”的重点在于高质量,即科技的含碳量低,但含金量高、含绿量高,这既是创造性、个性化、可持续的生产,又是产业结构的重塑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如今,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科技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基石,以科技强达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而科技策源中心是创新转化运用的重要力量,纵观全球,美国有硅谷,英国有曼彻斯特,德国有鲁尔。在一片又一片崇尚改革、开放、创新的土地上,奇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奔向新质生产力的未来。
以硅谷为例,美国硅谷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是全球科技巨头的摇篮,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硅谷之王的诞生。例如,1939年惠普公司诞生,这家被乔布斯看作是硅谷最伟大的公司叱咤了整个PC时代,但也被后浪迎头赶上,苹果用一个iPhone引领了智能手机时代的新风潮;1978年英特尔开创X86架构后,CPU便一统计算江湖,而在现今的万物互联时代,风口之上已换了新王英伟达,以通用GPU改写了历史,并迎来AI时代的大爆发...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硅谷以其快速的技术迭代和创新而著称,那些硅谷之王往往能迅速理解一项发明给社会带来的颠覆性的变化,不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进而改变行业,影响世界。那里蕴藏着源源不断的创新精神和影响力,正在推动着全球科技进步的浪潮,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不仅是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更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产学研紧密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最后,徐文强院士讲到,纵观人类发展史,生产力的飞跃往往都是伴随着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是跨越了从科研到产业的“死亡之谷”的有效转化。而所谓的“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直接展现,相较于传统的生产力形态,它具备新颖的类型、独特的结构,以及先进的技术水平、卓越的质量、高效的效率和可持续的发展特性。
如今,“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转化,需要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提出新的要求,关键在于培育人才以及培厚科技生长土壤,才能真正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具体而言,只有产学研紧密融合,通过高校企业创新联合体、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等共同探索和支持,打造出开放、多元、创新的氛围,科研成果才能发生“质”的变革、有质态“跃迁”,从而获得高质量发展。
以引爆全球的OpenAI首款文生视频模型Sora为例,其团队成员来自世界顶级的教育和研究机构,其中,团队的核心领袖是两位研发负责人Tim Brooks 和 William (Bill) Peebles 博士,回顾二人的过往经历,他们之所以能够研发出Sora,离不开产学研模式的有效驱动。两人师从计算机视觉先驱 Alyosha Efros,均毕业于伯克利人工智能研究所,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所与OpenAI达成合作,共同开发新的AI算法和技术,并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资源和支持,而毕业后的Tim Brooks 和 William (Bill) Peebles前后进入OpenAI公司,在短短一年内集结了数位行业精英,以其深厚的专业背景和跨学科创新能力,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了这款极具影响力的尖端技术,为OpenAI,乃至整个科技界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一般来说,基础研究是“0-1”阶段,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是“1-10”阶段,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实现这一跨越至关重要。显然,当下只有推动教育、人才培养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才能加快实现“科学家”和“企业家”联动的“从0到10”阶段,创造出更多的新质生产力。而一个国家一旦能在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上取得颠覆式的突破,就可以构筑先发壁垒和话语权。因此,持续深化高校产学研融合创新,是推进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结合处和现实突破点。
首届工业绿色产品与绿色设计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会的召开,是产学研各界协同绿色创新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新起点,也推动着各类创新主体围绕绿色发展战略和总体部署,密切合作,开拓奋进,共谋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也将在接下来的产业高质量发展途中,持续发挥25年以来“产业研究+数据分析+技术洞察”的核心服务势能,始终找准新机遇,紧抓新趋势,聚焦新动能,共同推进产业链融合发展,对相关政策、技术、产品等开展研究,促进高质量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企业创新找到技术突破口,为各级政府提供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路径管理咨询,助力更多企业及政府的高质量发展,携手开创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