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产业研究院刘珊源受邀出席2025产城融合专题交流活动,解码珠海港产城融合新范式

2025-04-25

4月24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国家“十四五”规划强调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2025产城融合专题交流活动·珠海站”隆重启幕。活动以“港产城融合赋能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机构、国有企业、行业协会及智库机构的众多代表参与。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刘珊源作为特邀专家,进行了产业规划经验分享及典型案例剖析,为珠海探索港产城融合新范式提供前沿视角与实践路径,引发与会者热烈反响。

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化落地,珠海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政策优势及大湾区国际航运枢纽地位,正加速推进港口、产业与城市功能的深度协同。作为珠海长期合作的智库,前瞻产业研究院深度参与区域战略规划与产业升级,不仅助力珠海高新区精准牵引多家上市公司落地招商引资项目,更成功举办了“深珠融合·潮涌湾区”300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推介会,以“产业链生态招商”理念推动政企协同,打通珠海高新区的产业全链条,为珠海高新区贡献了专业的产业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珠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提供智力支撑。

本次交流活动聚焦顶层设计、产业生态、招商运营等关键议题,旨在为地方打造“以港兴产、以产促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智力支持。

在会上,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刘珊源围绕“产业定位与招商运营生态体系建设”作专项分享,深度剖析了当前产业园区转型的四大核心逻辑,一幅以“产业链思维”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徐徐展开。

她提及,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宏观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经济格局的重构、国内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的加速推进等,要求园区必须加快转型步伐,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园区需摒弃传统的产业定位方式,转而采用产业链思维来找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产业定位作为战略转型的“导航仪”,既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基石,也是破解同质化竞争、实现精准招商的核心抓手,产业定位的精准度直接决定园区资源整合效能与可持续发展动能。

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刘珊源提出,当前,兼具产业洞见与资源整合能力的园区,需要通过多维方法论构建系统化研判体系,抢占产城融合战略制高点。产业定位已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算法+生态”驱动的3.0时代。只有深度融合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数字化工具,产业园区才能在双循环格局下实现从“空间供给者”到“价值创造者”的质变跃升。

对对

饿饿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2200+地方政府、产业园区首选的科技型决策智库,深耕产业研究27年,由国际院士带队,560+位“3+2”知识结构复合型人才组成,拥有6.8亿自研产业大数据,自研大数据模型+独立人工智能算法,已获68项数据专利及知识产权,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研究实力,将服务范围辐射至全国产业领域,致力于持续为国资国企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整体解决方案,有效助力国资国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精准把握发展先机,为国资国企的转型升级注入持久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