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通信芯片行业中标项目数量呈现增长趋势,2024年中国通信芯片行业中标项目超过220件。中国通信芯片行业中标项目整体金额相对较高,主要为学校、研究院、信息通信公司招标。中国通信芯片行业中标项目主体为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近年来通信芯片行业中标项目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浙江省等地。
查看详情
玻璃纤维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风电、电子等行业。“十二五”时期到“十四五”期间,国家支持玻璃纤维等新型材料的发展,各省市也纷纷出台政策推动本省玻璃纤维行业产业链完善,加快发展玻璃纤维行业重点产品。从国家和地方政策看,玻璃纤维属于鼓励性产业。
查看详情
目前,山东省已经培育了一批优质代糖企业,包括三元生物、保龄宝、百龙创园等,其中保龄宝在上市公司中营收规模最大。山东省代糖产业生态逐渐完善,玉米淀粉产量大,为行业内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饮料产量持续增长,提升了代糖产品的需求。
查看详情
近年来,兰州市新材料行业产值规模保持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600亿元。同时,行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行业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7家。
查看详情
液压机械是通过流体能进行工作的设备和工具,在重型设备中常见出现。在这类设备中,液压油通过液压泵以很高的压力被传送到设备中的执行机构;液压泵则由发动机或者电动马达驱动,通过操纵各种液压控制阀控制液压油以获得所需的压力或者流量。目前,我国液压相关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是钢铁和液压油,其中钢铁最主要的原材料,中游液压上市企业有恒立液压、邵阳液压、艾迪精密等,下游应用产业包括机床机械、汽车制造、农业机械、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等。
查看详情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商业智能应用中,高管为主要用户角色,研发为主要推动部门,更好的引导决策为主要应用目标。2015-2022年,全球商业智能解决方案的渗透率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2023-2024年BI渗透率有所下降,至2024年全球商业智能解决方案的渗透率约38%。全球商业智能行业在不同区域渗透情况有较大差异,2024年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的BI普及率最高,其次是北美、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
查看详情
近年来,兰州市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其中5G基站建设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24年5G基站建设数量已经达到2.8万个,数据中心数量增长至32个。数据信息企业超过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29家。
查看详情
中国传媒产业的上游主要为印刷、有线电视设备、网络设备等;中游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下游则分为ToC、ToB、ToG端,总体来看,行业总体产业链十分庞大。本文将对传媒产业链进行梳理,并对其进行区域分析。
查看详情
饮品类轻食可划分为:无糖饮品、果蔬汁、植物基饮品以及发酵类饮品。2024年中国饮品类轻食市场规模约118亿元,同比增长12%,消费结构中,无糖饮品占比最高约48%,其次为植物基饮品占比约26%,发酵料饮品和果蔬汁消费占比相对较低。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追求促使他们倾向选择低糖、低脂、富含营养的轻食饮品,预计至2030年中国饮品类轻食市场规模约271亿元。
查看详情
近年来,兰州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维持在70亿元以上。医药批发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接近200亿元,初步统计,2024年超过200亿元。中药材是兰州市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兰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维持在14万亩以上,2024年达到18.9万亩。
查看详情
近年来,中国量子通信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量子通信行业发展与创新。“十四五”期间,政策对量子通信的支持进一步加强。《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是重点政策,该方案将量子通信纳入重点领域,明确其战略价值。通过攻克量子化计量基准等关键技术,破解行业研发中的测量瓶颈,夯实技术基础。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速成果转化与商业化落地。
查看详情
OLED显示技术是继LCD以后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相对LCD显示,OLED显示技术具备省电、轻薄、可视角度大、柔性等优点,逐渐成为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的主流方案。OLED产业已经成为了光电产业的龙头,在信息产业中仅次于微电子行业,成为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本文将对OLED投融资及兼并重组事件进行梳理。
查看详情
目前,锂电池技术路线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从原料到产品出厂,通常需要经过50多道工序,其主要生产流程有隔膜和极片制造、电芯制作、装配封装、化成分容等工序。根据《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是当前锂电池技术研发的重点。目前,物联网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在锂电池已深入应用。
查看详情
兰州是甘肃省的工业中心,在全省工业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兰州市大力推动有色冶金、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和数字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提升创新能力,注入产业发展新动力。
查看详情
2024年中国玻璃纤维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37.0亿美元,同比增长8.4%;2024年出口规模为达到202.2万吨,为近十年来最高,进口规模为10.3万吨,同比下降12.31%。进出口产品方面,预浸料及其他制品的进出口金额均超过其他产品。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