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优化区域布局与产品结构,重点打造生猪、家禽两个万亿级产业,奶畜、肉牛肉羊、特色畜禽、饲草四个千亿级产业,着力构建“2+4”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生猪养殖业产值达到1.5万亿元以上,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加强产能调控,缓解“猪周期”波动,增强稳产保供能力。
查看详情医美注射类产品主要包含玻尿酸类、胶原蛋白类、再生材料类以及肉毒素类。目前,中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进入创新驱动与多元化发展阶段,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约346亿元,同比增长28.6%,玻尿酸和肉毒素使用广泛、应用成熟、应用频率最高,所以在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中占比较高。未来,中国医美注射行业将呈现“技术驱动、合规先行、消费分级、生态重构”的特征,预计至2030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或将达937亿元。
查看详情注射胶原蛋白属于微创操作,对皮肤的损伤较小,术后恢复时间短,一般注射后即可正常生活和工作,无需长时间的休息和护理,截至2025年6月,国内共有8款胶原蛋白植入产品,6款成分为动物源。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类胶原蛋白市场规模约67亿元,胶原蛋白市场处于快速成长期,重组胶原蛋白凭借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成为新增长点,预计至2030年中国医美注射类胶原蛋白市场规模约167亿元。
查看详情2025年,中国靶材行业上市企业生产成本分析显示,原材料是靶材生产成本的主要来源,其中阿石创和隆华科技的原材料成本占比超80%,欧莱新材为60.17%。价格形成涉及供应端、制造端及消费需求弹性共同作用,形成“价格-需求-价格”的传导路径。行业价值链呈现“中间高,两边低”趋势,上游高纯度金属、陶瓷材料和中游靶材制造企业毛利率较高,上游普通金属、合金制备和下游应用市场毛利率较低。
查看详情目前我国智能手环市场呈现出“双寡头”格局,小米和华为两大品牌独占鳌头,占据了约85%的销量份额,市场集中度极高。按各企业智能手环业务出货量规模来看,出货量在100万台以上的企业有华为、小米等,出货量在10-100万台之间的企业有荣耀、keep、dido等,出货量低于10万台的企业有乐心医疗、埃微、OPPO等。我国本土品牌凭借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在智能手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查看详情水下机器人是可潜入水中代替或辅助人类进行水下极限作业的机器人。北美地区是全球水下机器人最大的市场,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仅次于北美地区。未来,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查看详情商业遥感卫星在气象观测上能收集全球范围内的气象数据,包括云层分布、降水情况、温度湿度等,为气象部门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和气候分析,在国土资源上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地球观测数据,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土地资源调查、森林资源监测等,帮助政府和企业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查看详情中国低空物流产业链上游关键零部件企业包括德赛电池、欣旺达等;航空材料主要企业有航材股份、安泰科技等;核心设备和系统包括航新科技、安达维尔等。产业链中游无人机制造商有纵横股份、航天彩虹等;航空器制造企业包括中信海直等;航空部件制造企业主要有航发动力、中航机电等。低空物流运营商有顺丰、京东、美团等。从区域布局来看,中直股份、中信海直、纵横股份等大部分企业主要布局国内,航天彩虹主要布局国外。
查看详情我国电力行业投融资规模波动增长,行业投资轮次集中在早期;投融资集中在江苏和北京地区。行业投资者以投资类企业为主,占比达86%。产业投资基金较多,中游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成兼并重组主流。
查看详情中国无人驾驶物流车行业政策从早期的引导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到规范试点工作,再到如今大力推动在更多场景的试点与推广,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化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相关政策为无人驾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强调了数字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为无人驾驶物流车的技术研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相关技术研究。
查看详情中国声呐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军事、海洋工程、渔业等多个领域。早期,中国主要仿制苏联的“塔米尔-11”声呐,为中国声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后时期加速自主创新发展,打破声呐技术封锁。应用场景中,军事与民用领域需求旺盛,军事上助力反潜侦察,民用上服务资源勘探与环境监测。未来,中国声呐市场将加速迈向智能化。
查看详情包装行业在我国已经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十一五”提出发展绿色包装产业,“十二五”进一步推动绿色、节能、环保的包装设计,“十三五”强调推动绿色包装持续发展及大力发展绿色包装材料,“十四五” 规划则明确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整体呈现向绿色、可持续方向不断深化的特点,我国关于包装行业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关于包装绿色化以及过度包装治理方面。
查看详情2025年,中国上游桑蚕茧市场面临挑战。近年来,蚕茧产量和产值均呈下降趋势,2023年全国蚕茧产量为75.17万吨,较2022年下降6.78%,可缫丝蚕茧产值近十年大幅下滑。广西、四川、云南等西部省份现为蚕茧主产区,三省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量超八成。在桑产茧生产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占比最高,2023年每亩家庭用工折价成本占比达55%,雇工费用成本占比16%。
查看详情中国冰柜行业历经80年代技术引进、90年代国产崛起、2000年后规模化生产及近年智能化转型,凭借供应链优势和技术突破,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冰柜生产消费国,2024年我国冰柜产量占全球近六成。2024年中国冰柜行业市场规模约110亿元。
查看详情当前城市居民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叠加家庭小型化趋势,预制菜成为平衡饮食质量与时间成本的优选方案,同时,农业产品加工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央厨房、冷链物流等技术升级,为行业发展带来契机。中国预制菜产业链完善,中游生产主要有自产自销和委托代工生产两种模式,受益于农业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及交通便利程度,我国预制菜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华东、华中地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