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物制品是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制备的,境内外均未上市的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生理功能的药品。当前我国创新药研发领域进一步重视传染病预防,2019-2023年期间中国创新生物制品IND注册申请受理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查看详情近年来中国催化剂行业发生的投融资事件较多,兼并重组事件则相对较少。从投融资轮次来看,融资事件集中在B轮及以前,行业投融资尚处于成长阶段;从融资区域来看,投融资事件集中在上海和浙江等地;从产品投资热点来看,制氢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是两大投资热点;从兼并重组类型来看,同为催化剂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相对来说较多,兼并重组主要目的为扩大业务规模或战略转型。
查看详情近年来中国冻干食品招投标事件呈先增后降趋势,2024年招投标数量达到112个,冻干食品项目招投标金额主要集中在300万以上。从招标主体来看,招标主体主要为国有企业,从招投标事件区域分布来看,招投标事件主要分布在山东。
查看详情数字孪生的核心是创建反映现实世界实体的详细动态数字模型,以便进行模拟、监控、分析和优化。受国家政策推动影响,行业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数字孪生应用需求迅速扩张。IDC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25亿元人民币。
查看详情近年来,中国隐私计算技术持续创新,技术专利数量持续增长,企业研发投入规模提升、研发投入力度大;未来,密码学算法持续优化、可信硬件技术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隐私计算效能,同时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查看详情我国是摩托车产销大国,虽然部分一、二线城市对于摩托车的政策管制有明显的收紧,但在农村地区,仍然具有较好的消费基础,因此整体市场潜力仍较大。中国摩托车技术发展速度近年来不断加快,专利申请和专利公开数量较十年前有巨大幅度提升。
查看详情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市场主体主要分为投资主体、经营主体、服务主体三大类,其中,行业经营主体主要通过自建和收购进入行业。当前,在国产替代背景下,结合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的需求推动,新进入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的市场主体数量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大型企业在行业中占据重要部分。
查看详情AMR是自主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的英文缩写。AMR是在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AGV)之后兴起的新一代移动机器人系统,它基于AI智能算法,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行为控制与自主执行于一体,具有智能感知、自主规划路径、灵活避障以及可安全地人机协作等能力。2024年中国AMR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近150亿元。
查看详情中国毫米波雷达政策历程显示了从早期的微功率设备管理到具体的频段规划,再到智能汽车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近年来,国家对于毫米波雷达行业相关的规划主要涉及智能驾驶、无人机领域,提出促进道路基础设施数据、交通流量数据、驾驶行为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应用,提高智能汽车创新服务、主动安全防控等水平,进而推动毫米波雷达行业的发展。
查看详情中国激光测距仪企业分布较为集中,激光测距仪企业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浙江、湖北等省市。激光测距仪产业代表性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包括建设智能激光测距仪产线、开高端测量仪器研发中心、信息激光产业园等。
查看详情二手车是指办理完注册登记手续到达国家制度报废标准之前进行交易并转移所有权的汽车。价格便宜是二手车最大的特点,消费者可以用相同的金额买到高一个档次的二手车。二手车根据车辆类型,主要可分为乘用车、商用车与其他车辆,其中二手乘用车主要包括二手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二手SUV、二手MPV、二手交叉型车等,二手商用车主要包括二手客车与二手货车。
查看详情目前中国钣金加工行业企业竞争较激烈,区域集中度较高,区域CR8超过90%,随着钣金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外知名企业不断进入国内市场,挤占市场份额,未来业内的竞争将逐步趋于激烈化。
查看详情全球生物育种始于19世纪,发展于20世纪,共出现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种业企业收购兼并规模急剧扩大,全球以植物育种为核心的生物育种领域已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竞争格局。结合Kynetec披露的数据初步统计2024年,全球生物育种行业市场规模接近270亿美元。
查看详情当前,我国环保行业大监管格局已基本形成,新的格局下,环保行业已从政策播种时代进入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时代,涉及水、土、气、固废处理全方位的政策法规日趋完善。“十四五”时期,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据此,有关部门也推出了多项政策,诸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蓝天保卫战”、“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以及“无废城市”等,全面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查看详情智能传感器上游主要为设计、原材料以生产设备供应,涉及主要产品众多,包括硅材、铜材、塑料等,其价格、供给等现状对行业发展存在一定影响。当前,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上游原材料领域整体发展较为平稳,对产业链整体的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查看详情